执笔:王钢、何军新
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6月,主要任务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承担学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开展培训、咨询、智库研究等社会服务。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8名;博士17名,在读博士生9名;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6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3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1名。
学院成立了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6个教研室,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思政必修课6门、思政公选课3门。学院拥有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5个省级研究平台:分别为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基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基地、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高校师德教育研究基地和湖南省反邪教研究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院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学院教师获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湖南省普通高等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立项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示范团队建设项目1项、思政课教师中青年骨干建设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学院教师主持完成了30余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解放军报》(理论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CSSCI来源期刊和党报党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30余篇。
一、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全面领导,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工作具体实际,学校制定《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积极探索总结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经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教学主题,建设好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线上教学三大体系,建构以问题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专题理论教学、‘五微’实践教学+移动的思政课堂、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二、坚持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攻关,开发和拓展思政课教学资源
结合我校学生学情和教学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倡导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攻关解决课程教学问题,把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实现传授知识与价值育人相互渗透,塑造我校特色的各门思政课专题教学的理论教学体系。我校6门思政课全部实行课程教研室集体备课,统一专题教学。组建教学团队以专题教学形式,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思政公选课。何军新教授主持的《“四个选择”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专题设计及理论研究》被立项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
融入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组织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拍、自演、自讲,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微故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微视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微照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微剧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的“微宣讲”等“五微”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价值引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湖南省党史陈列馆、益阳市博物馆、周立波故居、金家堤农村党支部陈列馆、丰堆仑革命旧址等红色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发挥我校羊舞岭窑非遗研究院的文化育人功能,开发走出教室和校园开展教学的“移动的思政课堂”,建设相对稳定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大思政课”育人的“最大公约数”,牵头联系益阳市地方教育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学协作机制,在益阳市教育局及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牵头定期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活动,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模式。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点,融入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利用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云班课等智慧教学工具,开发融案例、视频和测试为一体的各门思政课线上课程教学资源,探索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方法。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立项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凝练思政课教学特色,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一)教学内容规范化
以教学大纲和马工程教材为基础,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重点,实行集体备课,教研室充分酝酿、讨论相关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规范化。切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二)教学形式专题化
提倡专题教学,将教材内容碎片化,再以专题形式将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教学,形成专题化教学模式。率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域探索出一条新路,形成了具有九州平台,九州(中国)特色的专题教学模式。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为线索设计专题,开展教学。该项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立项资助。
(三)实践教学模式化
在积极参加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竞赛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同时,以课程为单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在“微”字上下功夫,形成了“五微”实践教学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15/16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12期)、《湖南日报》(2017年3月24日内参)先后推介了我校思政课“五微”实践教学模式经验。
(四)教学资源信息化
学院积极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需求,已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门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建设。在考核方式上,我们注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由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转换,形成了期末闭卷考试(60%)+实践教学(10%)+线上资源学习考核(10%)+平时成绩(20%)的考核模式。建成了4门思政课试题库,期末考试采用计算机考试。
(五)教研成果多样化
我院思政课教学近年来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立项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省教改项目、思政工作项目30多项。立项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团队2门,省一流本科课程团队3门,省思政课教师中青年骨干建设项目1项。全省思政课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余项。
(审定:学院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