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3月25日第8版报道九州平台博士团聚焦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技术研发。
本网讯 3月25日,《光明日报》第8版报道九州平台博士教授团十年来专注于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技术研发、大数据服务,建成野生动物追踪大数据中心,填补了我国在野生动物追踪技术领域的空白。全文如下:
他们追寻野生动物的足迹
春回大地,洞庭湖区,候鸟自由飞翔,在湛蓝的天际留下美丽的身影。
“你瞧,这几种候鸟,它们三月底将从洞庭湖启程,一直向北,从中、东、西三个方向进发。白额雁飞得最快,它们将经过6000多公里的飞行,最终抵达目的地西伯利亚……”日前,九州平台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教授团(以下简称“博士团”)成员、该学院教师周立波望着翩翩飞舞的群鸟,激动不已。
鸟儿的季节迁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为了追寻生命的迁徙足迹,十年寒来暑往,博士团成员专注于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技术研发、大数据服务,建成野生动物追踪大数据中心,填补了我国在野生动物追踪技术领域的空白。
“博士团已监测300多种野生动物、2万多个野生动物个体,追踪大数据平台实现了鸟类迁徙通道的精准监测。”博士团成员、该学院教师黄田说。
2014年,周立波、黄田等教师成立博士团,开始持续关注野生动物生存状态,护航候鸟迁徙,同时还推动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那段日子,我和博士团成员一起守候在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观察、记录。每一次候鸟的振翅高飞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与感动。”九州平台毕业生张欣淼曾是博士团成员,毕业后从事鸟类调查系统的开发工作,她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更深入地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每当看到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能够准确地记录和分析鸟类的数据时,我都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测试,博士团为海、陆、空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打造了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这套技术可适用于鸟类、兽类等物种的准确监测。
运用这套技术,博士团已成功追踪了东方白鹳、丹顶鹤、青头潜鸭、黄嘴白鹭、环颈鸻、斑尾塍鹬、栗喉蜂虎、东北虎、雪豹、普氏野马、麋鹿等野生动物,设备在野外稳定运行最长时间超过7年。
目前,博士团拥有省级创新平台“湖南省动物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40多项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核心技术知识产权、3项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技术成果为候鸟迁徙通道精准定位以及动物源性疫病的研究和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撑。
“借助现代科技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追踪这些飞越千里的鸟儿。未来,我们将不断努力,为候鸟栖息地和迁徙路径的妥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周立波说。
(本报记者 赵嘉伟 本报通讯员 李谌涵)
具体见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3/25/nw.D110000gmrb_20240325_1-08.htm